龙泉驿区是龙泉市11个市辖区之一,成立于1960年,是龙泉市中心城区,龙泉市东部副中心,主体位于龙泉三环路和龙泉六环路之间。龙泉驿素有“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之美誉,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建设中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主体位于该区。今天我们龙泉广告简单的介绍一下龙泉的自然资源。
龙泉的土地资源
龙泉驿区土地总面积5.5698万公顷,其中耕地7367.83公顷,园地2.5295万公顷,林地7628.2公顷,其他农用地3295.85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0742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39.83公顷,水利设施用地553.30公顷,未利用地274.93公顷。
龙泉的矿产资源
龙泉驿区境内中部、东部露出的为内陆河、湖相沉积的紫红色页岩、粉砂岩夹灰白色细粒长石砂岩,地层面积120平方公里以上,厚度约666米至1027米,储量丰富,是页岩砖生产的原材料及后备资源;
东部出露的砂岩,厚度约952米,保有储量285.3万立方米,是建筑用条石的来源。
大面街道至黄土镇一线分布的零青龙湖湿地星出露的棕红色、砖红色泥质胶结的中、细粒砂岩、夹薄层泥岩,风化后较为疏松,是铸铁用型砂的好原料;
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区境内西部,可采资源储量很大。
天然气主产区在洛带镇、黄土镇、西河镇、洪安镇和同安街道,探明的天然气储量307亿立方米,年开采量4亿至6亿立方米,供气已并入中石化和中石油管网;区境内中,西部还有大面积覆盖的粘土矿。
龙泉的水资源
龙泉驿区全区水资源总量为3.8524亿立方米。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地表水资源3.24亿立方米(不含过境水量),地下水资源0.6124亿立方米。地表径流主要由大气降水产生。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77.2毫米,相应降雨总量为5.43亿立方米,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汇集于江河后,分别流向双流、新都、青白江、金堂和简阳等地区。平均径流深330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1.84亿立方米。
全区地表径流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受降水影响较大,其年内分配不均,70%左右集中在汛期,年际变化较大。全区地下水天然总量6124万立方米,可采资源总量2136万立方米。此外,从1957年开始,东风渠引都江堰水入龙泉驿区,成为了龙泉驿区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东风渠每年向龙泉驿区提供的配水总量约为1.4亿立方米。
龙泉的森林资源
龙泉驿区植物种类较多,森林植被与农田植被相间分布,山坝差异明显。全区地带性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结果,自然原始森林植被己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培的乔木林、果树林和竹林。山区以各种乔木林、果树林相间分布,平坝则为果树林与四旁树、竹并存。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天然次生柏木、马尾松、青冈林和人工栽培的桤柏混交林、林农间作的经济林。主要森林植物有57科,145种。
上述就是龙泉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