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机简介:胶印机是平版印刷机的一种,印刷时印刷图文从印版先印到橡皮滚筒上,然后再由橡皮滚筒转印到纸张上。胶印机按进纸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张纸胶印机和卷筒纸胶印机根据一次走纸完成的印刷色数可以分为单色、双色、四色及多色印刷机;根据承印的最大纸张幅面可以分为小胶印机、六开、四开、对开及全张纸印刷机。

胶印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印前技术层出不穷,并快速发展,照排机的出现,首次打破了活字排版540年印刷历史而出现数字图文排版形式,尤其是1954年第二代照排机的出现,使排版技术再上一台阶。1956年,预制感光版(PS版)和制版设备的出现,使胶印技术如鱼得水,同时胶印技术的需要显著增长。20世纪 50年代,曼罗兰、高宝、小森、秋山等相继开发出自己的双色和四色胶印设备。
20世纪60年代,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问题成为胶印技术发展的关键。发明了酒精润版液,自1960年出现达格伦连续润版系统后,胶印开始达到凸版印刷所达到的清晰水平,并与成熟的凸版印刷争夺市场。
1962年,海德堡在drupa上推出一款由凸版印刷机改造的胶印机KOR,因此而挺进胶印市场, KOR这种小型胶印设备,以及 A.B.Dick350和360系列小胶印的出现,吸引了大量胶印机用户,并以小型印刷企业居多,从而带动胶印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在这一阶段各胶印机生产商都不断推出新型胶印机,1965年,高宝在单张纸胶印技术上获得了巨大的突破,生产出世界第一台机组式及双倍径压印和传纸滚筒印刷机,这种设计自从被采用,直到今天仍是单张纸印刷机的主流形式。
20世纪70年代,商业印刷开始大力发展,印前技术向自动高端分色技术和整版排版设计系统发展,逐步告别照相分色法和手工分色法,使彩色图像更易传输且实现“所见即所得”。
当时施乐推出的静电印刷在某种意义上也将胶印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静电印刷的方便、快捷特别适合短版印刷的需求,迫使印刷机生产商们必须紧跟市场需求,着眼于提高设备的印刷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因而这一时期推出的胶印机中机组式印刷机、按键式控制和机械式自动供墨系统都成为标准配置,而且印刷速度也得以提升。
此时,各种胶印新秀不断出现,1971年,秋山独创设计开发了3倍径压印滚筒与时速为10000张的四开四色机Hi- Ace426;1972年,曼罗兰生产出首台模块化印刷机——Rondoset胶印机和首台拥有水墨补偿控制系统的ROLAND 800单张纸胶印机,其印刷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0000张,并推出当时欧洲最大的转轮印刷机COLORMAN;1974年,海德堡推出新生代印刷机的第一个机型——速霸72V 四色胶印机;1974年,高宝(普拉内塔)推出了世界第一台拥有八个机组的单张纸胶印机。
以上就是龙泉驿对胶印机的发展历程的相关介绍。